資料就緒智慧機器的三大關鍵元件
資料就緒的解決方案,讓使用者能夠靈活地導入新元件、重新檢視設計,並調整或修改應用程式,以符合其獨特的需求。最重要的是,沒有人會被迫受限於未來無法改變的決策。具備整理與匯出資料的能力,並能與幾乎所有外部應用程式相容共享,具備資料就緒能力的智慧機器可透過以下方式發揮價值:
- 資料組織與情境化
- 資料流程的解耦與優化
- 結合可視化、資料分析、遠端存取和邊緣物聯網等功能
1. 整理並情境化資料
首先,OEM不僅需要評估如何在設備層級運用資料以創造額外價值,還要考量如何將這些資料準備好,以便匯出到終端使用者的數位環境中。來自OEM設備的資料通常呈現為龐大且相對單一的資料點清單,難以清楚了解每個資料點所能提供的實際意義。
透過將資料組織成模型,可以將各個資料點整合在一起,以確定其之間的關係。這包含有助於定義模型各部分之間關係的額外資料,為整體流程中發生的情況提供脈絡化的理解。正是這種組織與情境化的方法,開啟將資料轉化為資訊的過程。
2. 推與拉;資料流程的解耦與優化
其次,必須事先明確規劃資料將如何被使用。可以判斷資料是要以穩定的串流方式提供(由外部終端使用者的應用程式,如SCADA與歷史資料庫來擷取),還是需要以更具交易性的形式呈現(在適當的時機,由控制層推送至事件驅動的應用程式)。接著,使用者需要確保擁有一個現代化的平台,能夠透過多種對IT友善的協議,提供經過整理與情境化的資料。當資料被整理成經過深思熟慮且易於理解的格式時,辨識特定終端使用者應用程式所需資料的過程將更加簡化,因為僅會提供具有意義的資料。能夠進行此類優化的解決方案,大幅減少資料傳輸量,從而節省時間並提升生產力。
3. 現代化的機器層級解決方案
最後,必須認識到現代化機器層級解決方案的重要性,此類方案結合可視化、資料分析、遠端存取以及邊緣物聯網功能。能夠移動資料的解決方案才能在市場脫穎而出。有很多客戶並不太知道他們想要什麼資訊。採用資料就緒的方法後,他們將能讓設備具備運用資料的靈活性。
這一切都是以效率為先。透過發揮資料就緒智慧機器的價值,使用者從一開始就能明顯提升效率與生產力。以正確的方式組織資訊,並採用現代化的方法來生成資料,能讓使用者直接傳輸有價值的資料,而不必持續提取所有資料後再嘗試為其情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