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UTOMATION TODAY季刊》第77期 | 管理層觀點

與客戶永續部全球總監的訪談錄

我們與洛克威爾自動化客戶永續部全球總監Andrea Ruotolo進行訪談,探討ESG於製造生產的現狀及因應行動。
訂閱

分享:

LinkedInLinkedIn
XX
FacebookFacebook
PrintPrint
EmailEmail
Photo glass globe ball with tree growing and green nature blur background eco earth day concept.
第77期
  • 精選文章
  • 管理層觀點
  • 永續發展方針
  • 應用概況
    • 數位轉型
    • 數位轉型
    • 汽車與輪胎
    • 汽車與輪胎
  • 最新消息與新知
Andrea Ruotolo
Andrea Ruotolo

Global Head of Customer Sustainability, Rockwell Automation

解決環境衝擊議題已是全球組織(尤其在工業領域)置於首要的考量。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產業能源消耗量佔全球將近40%比重,同時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有超過30%來自於此。主管機關不斷提高規範力道敦促改進。儘管如此,洛克威爾客戶永續部全球總監Andrea Ruotolo認為,這些挑戰艱鉅的統計數字對於工業營運實為創新與優化的絕佳機會。她提出關於當前局勢的洞見,以及製造業可能居於領導地位,帶頭開展地球永續未來的前景。

過去三年來,製造業各家企業的永續思維有何轉變?

我們在過去三年間,見證了製造業公司訴諸永續有極顯著的轉型。永續已跳脫出僅是流行用語的框架,如今已站穩了企業策略核心的地位。

投資永續不只限於道德或法規義務,更可帶來實質財務效益。舉例而言,根據《智慧製造現狀報告》(State of Smart Manufacturing Report)統計,有42%的製造業者將效率改善視為推動永續啟動計畫的主要動機因素。將近有半數的管理高層也在報告中提及,投入環境永續可帶來顯著財務效益。

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轉變,在於有愈來愈多共識認為永續不僅限於環境考量,更擴及更廣的社會層面。永續已延伸至涵蓋員工以及公司營運所在社群等的福祉。

除此之外,專責AI在此轉型過程中至關重要。AI技術導向分析和決策工具,有助於公司獲取對其營運的更深入洞見,使其辨識出過去所忽略,但實則可做出永續改善的領域。公司企業如今能預測設備故障、優化能源耗用,進而即時微調生產製程,同時也將對環境的衝擊降到最低。專責AI能協助確保這些技術的實施符合倫理,並且在不違背隱私與公平的前提下滿足更大範圍的永續目標。


促成這些認同進而採取行動的背後動機是什麼?

有許多影響力因素促使公司企業採取對於永續更穩健與主動的立場。首先是全球在迫切的環境議題與處理氣候變遷的急迫需求方面,已有了明顯不同的體認。這股意識覺醒使得客戶及利害關係者對永續產品和實務的需求高漲,迫使製造商必須有永續發展的具體作為。

此外,法規變革及政府官方的誘因,也是形塑此一新思維重要性的原因。全球各地的政府均實施更嚴格的環境法規,並承諾給予落實永續實務的公司享有財務福利。這些法規局勢明顯使得製造商更為投入,將永續融合至當前營運。

亞太區興起的ESG主要趨勢有部分可包括:

  • 強制性ESG報告:包含香港與新加坡在內的某些國家,正朝向要求公司企業必須提供ESG指標報告的方向發展。
  • 揭露要求:主管機關傾向於強制要求公司企業揭露ESG風險。舉例來說,香港證券交易所要求掛牌上市公司必須揭露其ESG指標數據。
  • 治理架構:各國也考量ESG治理架構,焦點不僅限於企業責任,也涉及包含人員與社群影響在內的利害關係者權益。
  • 賦稅獎勵:某些政府提供賦稅獎勵,適用於永續性商業實務或可再生能源啟動計畫。
  • 永續標竿:推出ESG在考量之列的指標或標竿已愈加普遍。
  • 聚焦於社會及治理:雖然環境議題仍為ESG局勢的主軸,對於社會及治理層面的關注也逐步提升,例如董事會組成的多樣性及公平勞動實務。

此外,永續方面的業務案例也愈加使人信服。公司企業體認到永續啟動計畫能帶來實質的經濟利益。

透過資源利用率優化及浪費減量,製造商可大幅降低營運成本、提高自身的競爭優勢,並且改善長遠的財務復原力。

您是否認為亞太區跟世界其他地區相較有所差異?

亞太區的ESG法規局勢跟位在美國、英國及歐洲等地的市場有所不同,主因來自欠缺單一且集中的ESG法規機關。我們可以發現在這裡採行的方針並不連貫,不同國家會採取獨有的規則和指引。不過,對於永續產品要求更高透明度的訴求有上升趨勢,尤其是在ESG基金要求方面。

像是馬來西亞、台灣、澳洲、印度、日本、紐西蘭、新加坡和泰國以及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等地擁有不同的ESG相關措施。

以新加坡交易所為例,最近發佈的研究建議27個適用掛牌上市公司的ESG指標,以及從今年起對特定產業強制規定提出氣候報告。

目前此區域按照分類法所得之多樣性,更加凸顯出APAC ESG局勢的分立本質。雖然ASEAN已制定永續金融的自有分類,新加坡正建立一套環保與轉型分類法,報告也指出印度也籌畫獨有的分類法。

APAC區ESG規範層面的愈加繁複及多樣,可能激發更多對於通用認可標準的訴求。例如像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等組織,正致力於將分歧的法規協調一致,未來可望不同國家能遵循更為統一的ESG規範。

最近宣佈了中國有過半數(53%)公司已公開宣示ESG或永續策略,而當中有近30%表明在揭露方面正於內部處理永續議題,並有將近2/3 (64%)的中國公司以年度報告揭露ESG因子,以及有29%預計近期也會跟進。

印度是對ESG評比機構做出規範的先驅,並設定了高進取性標竿,使其可脫穎而出。該國已在過去兩年間導入多種法規行動,在以強化市場監管為目的之大規模活動下,特別著重在綠色資產及其他永續投資。在新的架構底下,規定基金內容要有至少總資產的80%,必須分配至可符合此基金所聲稱ESG策略要求的權益與相關工具。這對於亞洲而言是開創新局,在新加坡和菲律賓等國超出了投資門檻,這些國家的規定位在大約67%。


目前來說,哪些類型的永續相關挑戰在製造商當中最常見?

以當前的局勢而言,製造商需要應付許多不同種類的永續相關挑戰,各自有其難解的課題。其中最為迫切的問題是資源效率。製造商逐漸將焦點轉移到將物料、水資源和能源的使用最佳化,以儘可能減少浪費與排放。

另一個嚴峻的挑戰來自如何涵蓋整個供應鏈,拓展永續實力。製造商要擔心的不僅只有自身永續力,也必須竭力讓其供應商與合作夥伴都能遵循相同標準。按照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出的氣候規範,公司企業不久後必須提出不僅限於範疇1與範疇2的碳排放報告,報告也必須列入範疇3的碳排放。這代表著眾多美國與跨國公司面臨著巨幅轉變,以往只需要揭露直接與間接碳排,不須涉及範圍更廣的供應鏈及其他外部來源。

管理資料數據也是永續脈絡下的一個複雜議題。由於工業4.0問世,製造商所產出的資料量極為龐大。因此,需要具備精密的資料管理與分析工具,才能篩查這些資訊,從中擷取可據之行動的洞見以擬定永續啟動計畫。

法規遵循帶來另一種挑戰。環境法規及指引局勢的革新,代表著製造商必須隨時留意最新規範,隨之調整實務做法。跨國公司的經營涉及眾多管轄區域,必須釐清複雜多樣且不斷變更的法規要求,以確保合規。

人力參與度是各種永續啟動計畫成功與否的關鍵。製造商更加重視向員工傳遞永續的重要性,主動安排其參加永續專案,授予權限進行永續決定。

最後,納用如人工智慧(AI)與物聯網(IoT)及自動化技術等新科技,對於達成永續目標都非常關鍵。不過難題在於將這些科技緊密整合至現有營運,同時確保使用上符合當責與倫理要求。


永續力帶來哪些事業價值?

永續力握有的事業優勢可觀且多樣,涵蓋從降低成本以至長遠復原力等眾多層面。永續實務經常可替公司節省成本。製造商可藉由推動多項可降低能源耗用、減少浪費與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措施,顯著將營運成本降低。以Procter & Gamble公司為例,其報告指出浪費減少與資源利用優化等行動,自從2010年來已省下超過10億美元。

此外,永續投入可作為一種風險減緩機制。

主動參與環境與社會啟動計畫的公司,更有餘裕應對法規變更且維持優秀的品牌形象。

對於像是製藥及汽車等法規審查嚴密的產業,永續啟動計畫可為因應商譽及合規風險時帶來緩衝價值。

永續也對市場競爭有極大影響力。隨著消費者與投資人對於產品和經營實務的永續意識抬頭,奉行永續的公司可保持競爭優勢。

另外,永續經常也有催化創新的功用。將資金投入永續技術和實務的製造商,往往能在產品開發與製程改善上另闢蹊徑。消費品牌Unilever的「Love Beauty and Planet」產品系列,可為永續導向創新打響市場名聲的成功範例。


洛克威爾自動化如何協助製造商,開創出富有永續力的智慧未來??

洛克威爾自動化面臨著艱鉅的環境挑戰,承諾協助製造商開創出富有永續力的智慧未來。我們提供的工具不只擴大生產力,更有助於達成永續目標。舉凡從能源耗用的即時監測和分析以至資源優化的進階分析,洛克威爾解決方案都能作為邁向環境友善製造的全方位方針。這些系統能經由預測性維護來預測出機械故障,從而減少停機時間與浪費,並具備增加供應鏈透明度的穩健資料分析,因而擁有追求永續的全方位方針。

我們也提供永續諮商的專業服務。有鑑於可據之行動的資料導向策略可大幅加快永續發展,我們針對各公司的完善度與永續目標量身訂製諮商服務。洛克威爾專家與您密切合作,擬定可將創新實務與數位技術一致調和的全方位策略,幫您制定出精密與效果兼具的永續方針。

點選此處進一步了解我們的永續解決方案。

Andrea Ruotolo
Andrea Ruotolo
Global Head of Customer Sustainability, Rockwell Automation
Andrea Ruotolo, as the Global Head of Customer Sustainability at Rockwell Automation, is at the forefront of driving sustainability innovation and advocating for the integration of AI/ML in the realm of industrial sustainability. With a track record spanning 18 years in global executive roles, she co-founded a consultancy firm specializing in smart grid solutions, spearheaded international energy initiatives, and assumed pivotal positions within the utility sector. Andrea holds a Fulbright Doctorate in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 complemented by dual Master's degrees i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Notably, she has also pursued a specialization in Digital Business Strategy & AI at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Her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 have garnered LinkedIn honoring her as a Top Voice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聯絡方式:
EmailEmail
訂閱 Rockwell Automation

訂閱洛克威爾自動化電子報,掌握新聞、思惟領導力和最新資訊。

立即訂閱
為您推薦
Loading
  1. Chevron LeftChevron Left Rockwell Automation 首頁 Chevron RightChevron Right
  2. Chevron LeftChevron Left 公司 Chevron RightChevron Right
  3. Chevron LeftChevron Left 最新消息 Chevron RightChevron Right
  4. Chevron LeftChevron Left 與客戶永續部全球總監的訪談錄 Chevron RightChevron Right
請更新您的 cookie 設定以繼續.
此功能需要 cookie 來改善您的體驗。請更新您的設定以允許這些 cookie:
  • 社群媒體Cookie
  • 功能Cookie
  • 性能Cookie
  • 行銷Cookie
  • 全部Cookie
您可以隨時更新您的設定。想了解更多訊息,請參閱我們的 {0} 隱私政策
Close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