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環境衝擊議題已是全球組織(尤其在工業領域)置於首要的考量。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產業能源消耗量佔全球將近40%比重,同時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有超過30%來自於此。主管機關不斷提高規範力道敦促改進。儘管如此,洛克威爾客戶永續部全球總監Andrea Ruotolo認為,這些挑戰艱鉅的統計數字對於工業營運實為創新與優化的絕佳機會。她提出關於當前局勢的洞見,以及製造業可能居於領導地位,帶頭開展地球永續未來的前景。
過去三年來,製造業各家企業的永續思維有何轉變?
我們在過去三年間,見證了製造業公司訴諸永續有極顯著的轉型。永續已跳脫出僅是流行用語的框架,如今已站穩了企業策略核心的地位。
投資永續不只限於道德或法規義務,更可帶來實質財務效益。舉例而言,根據《智慧製造現狀報告》(State of Smart Manufacturing Report)統計,有42%的製造業者將效率改善視為推動永續啟動計畫的主要動機因素。將近有半數的管理高層也在報告中提及,投入環境永續可帶來顯著財務效益。
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轉變,在於有愈來愈多共識認為永續不僅限於環境考量,更擴及更廣的社會層面。永續已延伸至涵蓋員工以及公司營運所在社群等的福祉。
除此之外,專責AI在此轉型過程中至關重要。AI技術導向分析和決策工具,有助於公司獲取對其營運的更深入洞見,使其辨識出過去所忽略,但實則可做出永續改善的領域。公司企業如今能預測設備故障、優化能源耗用,進而即時微調生產製程,同時也將對環境的衝擊降到最低。專責AI能協助確保這些技術的實施符合倫理,並且在不違背隱私與公平的前提下滿足更大範圍的永續目標。
促成這些認同進而採取行動的背後動機是什麼?
有許多影響力因素促使公司企業採取對於永續更穩健與主動的立場。首先是全球在迫切的環境議題與處理氣候變遷的急迫需求方面,已有了明顯不同的體認。這股意識覺醒使得客戶及利害關係者對永續產品和實務的需求高漲,迫使製造商必須有永續發展的具體作為。
此外,法規變革及政府官方的誘因,也是形塑此一新思維重要性的原因。全球各地的政府均實施更嚴格的環境法規,並承諾給予落實永續實務的公司享有財務福利。這些法規局勢明顯使得製造商更為投入,將永續融合至當前營運。
亞太區興起的ESG主要趨勢有部分可包括:
- 強制性ESG報告:包含香港與新加坡在內的某些國家,正朝向要求公司企業必須提供ESG指標報告的方向發展。
- 揭露要求:主管機關傾向於強制要求公司企業揭露ESG風險。舉例來說,香港證券交易所要求掛牌上市公司必須揭露其ESG指標數據。
- 治理架構:各國也考量ESG治理架構,焦點不僅限於企業責任,也涉及包含人員與社群影響在內的利害關係者權益。
- 賦稅獎勵:某些政府提供賦稅獎勵,適用於永續性商業實務或可再生能源啟動計畫。
- 永續標竿:推出ESG在考量之列的指標或標竿已愈加普遍。
- 聚焦於社會及治理:雖然環境議題仍為ESG局勢的主軸,對於社會及治理層面的關注也逐步提升,例如董事會組成的多樣性及公平勞動實務。
此外,永續方面的業務案例也愈加使人信服。公司企業體認到永續啟動計畫能帶來實質的經濟利益。
您是否認為亞太區跟世界其他地區相較有所差異?
亞太區的ESG法規局勢跟位在美國、英國及歐洲等地的市場有所不同,主因來自欠缺單一且集中的ESG法規機關。我們可以發現在這裡採行的方針並不連貫,不同國家會採取獨有的規則和指引。不過,對於永續產品要求更高透明度的訴求有上升趨勢,尤其是在ESG基金要求方面。
像是馬來西亞、台灣、澳洲、印度、日本、紐西蘭、新加坡和泰國以及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等地擁有不同的ESG相關措施。
以新加坡交易所為例,最近發佈的研究建議27個適用掛牌上市公司的ESG指標,以及從今年起對特定產業強制規定提出氣候報告。
目前此區域按照分類法所得之多樣性,更加凸顯出APAC ESG局勢的分立本質。雖然ASEAN已制定永續金融的自有分類,新加坡正建立一套環保與轉型分類法,報告也指出印度也籌畫獨有的分類法。
APAC區ESG規範層面的愈加繁複及多樣,可能激發更多對於通用認可標準的訴求。例如像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等組織,正致力於將分歧的法規協調一致,未來可望不同國家能遵循更為統一的ESG規範。
最近宣佈了中國有過半數(53%)公司已公開宣示ESG或永續策略,而當中有近30%表明在揭露方面正於內部處理永續議題,並有將近2/3 (64%)的中國公司以年度報告揭露ESG因子,以及有29%預計近期也會跟進。
印度是對ESG評比機構做出規範的先驅,並設定了高進取性標竿,使其可脫穎而出。該國已在過去兩年間導入多種法規行動,在以強化市場監管為目的之大規模活動下,特別著重在綠色資產及其他永續投資。在新的架構底下,規定基金內容要有至少總資產的80%,必須分配至可符合此基金所聲稱ESG策略要求的權益與相關工具。這對於亞洲而言是開創新局,在新加坡和菲律賓等國超出了投資門檻,這些國家的規定位在大約67%。
目前來說,哪些類型的永續相關挑戰在製造商當中最常見?
以當前的局勢而言,製造商需要應付許多不同種類的永續相關挑戰,各自有其難解的課題。其中最為迫切的問題是資源效率。製造商逐漸將焦點轉移到將物料、水資源和能源的使用最佳化,以儘可能減少浪費與排放。
另一個嚴峻的挑戰來自如何涵蓋整個供應鏈,拓展永續實力。製造商要擔心的不僅只有自身永續力,也必須竭力讓其供應商與合作夥伴都能遵循相同標準。按照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出的氣候規範,公司企業不久後必須提出不僅限於範疇1與範疇2的碳排放報告,報告也必須列入範疇3的碳排放。這代表著眾多美國與跨國公司面臨著巨幅轉變,以往只需要揭露直接與間接碳排,不須涉及範圍更廣的供應鏈及其他外部來源。
管理資料數據也是永續脈絡下的一個複雜議題。由於工業4.0問世,製造商所產出的資料量極為龐大。因此,需要具備精密的資料管理與分析工具,才能篩查這些資訊,從中擷取可據之行動的洞見以擬定永續啟動計畫。
法規遵循帶來另一種挑戰。環境法規及指引局勢的革新,代表著製造商必須隨時留意最新規範,隨之調整實務做法。跨國公司的經營涉及眾多管轄區域,必須釐清複雜多樣且不斷變更的法規要求,以確保合規。
人力參與度是各種永續啟動計畫成功與否的關鍵。製造商更加重視向員工傳遞永續的重要性,主動安排其參加永續專案,授予權限進行永續決定。
最後,納用如人工智慧(AI)與物聯網(IoT)及自動化技術等新科技,對於達成永續目標都非常關鍵。不過難題在於將這些科技緊密整合至現有營運,同時確保使用上符合當責與倫理要求。
永續力帶來哪些事業價值?
永續力握有的事業優勢可觀且多樣,涵蓋從降低成本以至長遠復原力等眾多層面。永續實務經常可替公司節省成本。製造商可藉由推動多項可降低能源耗用、減少浪費與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措施,顯著將營運成本降低。以Procter & Gamble公司為例,其報告指出浪費減少與資源利用優化等行動,自從2010年來已省下超過10億美元。
此外,永續投入可作為一種風險減緩機制。
對於像是製藥及汽車等法規審查嚴密的產業,永續啟動計畫可為因應商譽及合規風險時帶來緩衝價值。
永續也對市場競爭有極大影響力。隨著消費者與投資人對於產品和經營實務的永續意識抬頭,奉行永續的公司可保持競爭優勢。
另外,永續經常也有催化創新的功用。將資金投入永續技術和實務的製造商,往往能在產品開發與製程改善上另闢蹊徑。消費品牌Unilever的「Love Beauty and Planet」產品系列,可為永續導向創新打響市場名聲的成功範例。
洛克威爾自動化如何協助製造商,開創出富有永續力的智慧未來??
洛克威爾自動化面臨著艱鉅的環境挑戰,承諾協助製造商開創出富有永續力的智慧未來。我們提供的工具不只擴大生產力,更有助於達成永續目標。舉凡從能源耗用的即時監測和分析以至資源優化的進階分析,洛克威爾解決方案都能作為邁向環境友善製造的全方位方針。這些系統能經由預測性維護來預測出機械故障,從而減少停機時間與浪費,並具備增加供應鏈透明度的穩健資料分析,因而擁有追求永續的全方位方針。
我們也提供永續諮商的專業服務。有鑑於可據之行動的資料導向策略可大幅加快永續發展,我們針對各公司的完善度與永續目標量身訂製諮商服務。洛克威爾專家與您密切合作,擬定可將創新實務與數位技術一致調和的全方位策略,幫您制定出精密與效果兼具的永續方針。
點選此處進一步了解我們的永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