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品質是卓越營運、客戶滿意度和長期盈利的基礎。但根據第十屆年度智慧製造現況報告,全球製造商都在努力平衡品質和盈利成長。
製造商在面對複雜且瞬息萬變的環境時,若依靠人工流程和自行開發的系統,要確保重複性、可預測性與合規管理,幾乎已經不可能。由於昂貴的返工成本、安全性以及品牌聲譽皆攸關重大,越來越多製造商正轉向品質管理系統(QMS)軟體解決方案,以因應企業中的品質課題。但這意味著什麼呢?
洛克威爾自動化發佈的第十屆智慧製造現況年度報告,全面介紹製造商如何利用最新的製造技術來提高品質、彈性和競爭力。根據對來自17個國家、超過1,500家製造商的洞察調查,以下是有關製造業品質最新研究的一些重點摘要:
1. AI和機器學習是提高品質的核心
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ML)已經從實驗工具轉變為製造品質管制的重要元素。報告顯示,有50%的製造商計劃在2025年導入AI/ML來支援產品品質,這也使其連續第二年成為AI的首要應用案例。這些技術有助於偵測缺陷、預測維護需求並確保產品標準的一致性。
重點提示:想要全面了解最新的QMS軟體和智慧製造趨勢嗎?立即下載智慧製造現況報告。
2. 數位化轉型加速品管
81%的製造商表示,來自內外部的壓力都在加速數位化轉型計畫。投資主要針對雲端/SaaS解決方案、AI、資安和品管系統。這種轉變使得即時監控、資料驅動的決策以及更完善的可追溯性成為可能,而這些都對維持與提升品質標準至關重要。
3. 人力技能提升對於持續提高品質至關重要
隨著製造業日益數位化,培養能夠管理並解讀新技術的專業人才已成為首要之務。報告指出,48%的製造商因智慧製造投資而計劃重新調配或增聘人力,另有41%則運用AI與自動化來協助縮小技能缺口。提升員工技能可確保品質改善不僅能夠落實,還能長期持續。
結論:AI與ML的導入、數位轉型的加速,以及勞動力技能的提升,共同重新定義製造業的品質標準。能夠擁抱這些趨勢的製造商,將更有能力提升產品品質、提高營運效率,並在快速演變的產業格局中保持競爭力。
若要更深入了解這些發現和其他對您企業的啟示,請立即下載2025年智慧製造現況報告。
文章出處:The Future of Manufacturing Quality: Lessons from the 10th Annual Smart Manufacturing Report